明星公司的業績期攻略
【2024.11】利潤率大幅下滑,市值僅剩騰訊的四成!阿里巴巴能困境反轉嗎?
在中國內地,曾經有兩大巨頭公司,那就是阿里和騰訊。在巔峯時期,這兩家公司的市值不相伯仲,都一度超過7000億美元。最近幾年,這兩大巨頭的股價都出現大幅下跌,但騰訊市值仍超過4000億美元,而阿里僅剩下2000多億美元,不到騰訊的一半,甚至一度被後起之秀拼多多超過。阿里的股價還能不能重振雄風呢?或許取決於其業績能不能觸底反彈,走出困境反轉邏輯。
近日,阿里將公佈其最新業績。公司每一次發佈業績,或許也意味着一次不錯的交易或者投資機會。而在此之前,投資者需要弄清楚如何看懂它的業績。阿里的業績怎麼看呢?我們可以重點關注三點:營收增速變化、盈利能力變化以及股票回購。
1、營收增速
阿里巴巴能否實現困境反轉,首先需要看其營收增速能否企穩反彈。
在2022財年Q2財季以前,阿里的營收在大部分時間都保持着30%以上的增速,是市場眼中的高成長公司。轉折點發生在2022財年Q3財季,阿里的營收增速驟然降到9.7%,此後的10個財季,其營收增速幾乎都在10%以下,甚至還一度出現下滑。那阿里的營收能不能企穩反彈,重回雙位數增長呢?我們可以從其業務構成分開來看。
阿里的業務,可以說是大雜燴,從2024Q1財季開始,阿里將其業務模塊重新拆分,包括做國內電商業務的淘天集團、做跨境電商業務的阿里國際、做雲業務的阿里雲、做國內及跨境物流的菜鳥集團、做外賣和到店業務的本地生活集團、做在線視頻和電影發行的文娛業務,以及其他一堆雜七雜八的業務。
在阿里繁雜的業務中,有三塊業務或許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第一塊自然是包括淘寶和天貓在內的淘天集團,這是阿里的起家業務,也是阿里如今最大的營收來源,在2024財年營收佔比接近一半。阿里營收增速的下滑,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爲國內電商業務的萎靡不振。
而阿里電商業務增長失速,除了受國內經濟環境影響外,很大程度是來自於同行拼多多的擠壓。以阿里業務重新拆分後的5個財季爲例,淘天集團連續4個財季營收增速都低於5%,幾乎處於停滯增長的狀態。作爲對比,拼多多同期的營收增速則是大幅加速,近幾個季度更是同比接近翻倍增長。此消彼長之下,阿里國內電商業務自然會面臨巨大壓力。
“打不過就加入”,爲了挽回市場份額,阿里也開始效仿競品,更大程度讓利消費者,並向中小商家傾斜,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在2024財年Q4-2025財年Q1財季,阿里GMV重回雙位數左右的增長,但其營收增速則在2025Q1出現下滑。
第二塊是阿里國際業務,包括Lazada、速賣通、Alibaba.com等,在國內市場內卷加劇的情況下,出海成爲很多公司的主旋律,在這一塊阿里已經做了十幾年,但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目前做跨境電商風頭最勁的無疑是拼多多的Temu和Ticktock,尤其是近兩年崛起的Temu,連續的翻倍增速幾乎讓所有競爭對手都望塵莫及。
不過,由於跨境電商市場空間足夠大,阿里的國際業務也保持着不低的增速,最近5個財季的營收增速都超過30%,也是阿里所有業務板塊中增長最快的。此外,由於阿里的菜鳥業務分部也負責其跨境電商的物流履約,近幾個季度營收增速也超過15%,是增長第二快的業務。
第三塊是雲智能業務,也就是阿里雲,這一塊業務曾經是阿里的當紅辣子雞,在2022財年以前每年增速一度超過50%。不過,在近兩個財年,阿里雲的增長也陷入停滯狀態。最近的四個財季,阿里雲每個季度的營收增速都不到10%。
不過,考慮到阿里雲正在主動砍掉部分低效的、以項目製爲主的私有云和混合雲,這部分業務的收入下滑也拖累了整體增長。阿里在業績中披露其核心公有云產品的營收增速超過10%,後續我們可以繼續觀察阿里雲在收入結構優化後,在營收增長方面能否進一步提速。
除了這三塊重點業務外,阿里包括餓了麼、高德在內的本地生活業務,包括優酷、阿里影業在內的大文娛業務,以及包括阿里健康、盒馬、高鑫零售等歸類到【其他】的業務,營收佔比都不太高,發展情況也一般,市場關注度也比較小。
對於未來的業績,我們可以關注其國內電商業務能否加速增長,奪回更多市場份額;其跨境電商業務能否繼續保持30%以上的增長;以及其雲業務在結構優化後,能否重回雙位數以上的增長。
2、盈利能力
在這一輪下行週期中,阿里和騰訊的營收增速都出現了斷崖式下跌,但阿里的股價跌幅卻遠大於騰訊,其核心原因在於這兩家公司的盈利能力變化趨勢各有不同。
騰訊的經調整淨利潤率,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下挫之後,又逐步提升並創下新高。但阿里的淨利潤率水平跌落下來後,就再也沒有重回巔峯,近幾個季度都低於20%的水平。
具體分業務板塊來看,阿里會披露各業務板塊的經調整息稅前利潤(EBITA)。其中淘天集團是貢獻利潤的絕對主力,除了淘天之外的其他業務板塊,加起來甚至是虧損的。
第一塊重點業務,淘天集團的經調整EBITA利潤率在近幾個季度處於下滑趨勢,而從淘天集團經調整EBITA的增長趨勢來看,近幾個季度的增長率也是直線下跌,從9.1%一路下滑,在2024Q4-2025Q1甚至出現負增長。
淘天集團利潤水平下滑,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國內電商行業內卷加劇,阿里爲了挽回市場份額,不得不加大投入,降低變現率,自然會給盈利能力帶來壓力。因此,淘天的利潤率水平,或許要等到國內電商行業的競爭格局重新達到穩定狀態後,或許纔會迎來企穩回升。
第二塊重點業務,阿里國際的EBITA則持續處於虧損狀態,且虧損率還在不斷擴大,連帶着菜鳥集團也由盈轉虧。不過,考慮到阿里國際仍處於高速增長的擴張狀態,一時的虧損或許也可以接受。我們後續觀察的重點在於,阿里國際在保持營收快速增長的同時,其虧損率水平能否迎來邊際改善的拐點,最終轉爲盈利。否則,如果阿里國際營收增速下滑了,而虧損率卻反而居高不下,那或許就徹底失去想象空間了。
第三塊重點業務,阿里雲的EBITA正處於較爲良性的狀態,其利潤率水平近5個季度都出現同比提升,且EBITA利潤連續四個季度同比增幅都超過40%。
在砍掉低效的以項目製爲主的業務後,阿里專注於更爲標準化的公有云業務,對於利潤率的提振確實比較明顯。後續我們可以觀察隨着阿里雲業務結構優化的持續,其利潤率水平能否繼續提升,帶動利潤規模再上一個臺階,進而給阿里整體利潤水平帶來可觀的增益。
除了這三塊重點業務外,阿里的本地生活業務正處於減虧的努力進程中,而大文娛和【其他】業務板塊,在營收增長失速的情況下,扭虧看起來也是遙遙無期,在一定程度上看起來是負資產,就看阿里未來會不會選擇剝離這部分持續失血的業務了。
3、股票回購
阿里的營收增長陷入困境,盈利能力也有些萎靡不振,這都是被部分投資者詬病的地方,也是其股價長期承壓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阿里的現金流確實強勁,哪怕是近兩個財年,阿里每年的自由現金流都有1500億左右,賬面現金儲備則高達近6000億。
現金儲備充足,整體造血能力強勁,意味着阿里有能力進行股票回購,而股價深跌,阿里也需要用回購來提振投資者信心。畢竟,只有真金白銀的回購,纔是公司管理層看好公司前景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表達方式。
阿里在最近5個財年都有回購動作,但是在近兩個財年的回購力度明顯加大。在2024財年,阿里的回購金額高達125億美元,並宣佈派息40億美元,回購加分紅達到165億美元,對應其總市值的回報率超過8%。
在2024財年Q3財季,阿里曾宣佈將其在2017財年底前的總回購計劃擴充到650億美元。除去歷史回購金額,目前回購計劃額度還剩下近300億美元,也就是未來三個財年平均每年回購約100億美元,加上常規的分紅,每年的回購+分紅的回報率也超過5%,如果阿里未來繼續擴大回購計劃或者增加分紅,在市值不變的情況下,其回報率也就更高了。
未來我們可以繼續觀察阿里回購計劃的執行情況及分紅節奏,以及公司是否會有進一步的擴大回購計劃金額的動作。在阿里業績仍然深陷困境,有待反轉的艱難時刻,公司的回購無疑是其股價的最重要的託底。
看到這裏,你對於如何閱讀阿里巴巴的業績或許會有一些新的認識。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明星公司每一次發佈業績,對不同類型的投資者來說,可能都意味着一次難得的交易機會。
例如,如果投資者通過對過往業績的解讀,並結合最新的進展,覺得某家公司的最新業績將釋放一些積極的信號,並利好短期股價,投資者或許會考慮做多,做多的方式可以是考慮買入正股、或者考慮買入看漲期權等。
反過來,如果投資者覺得某家公司的最新業績將不容樂觀,並對短期股價帶來壓力,投資者或許會考慮做空,做空的方式可以是考慮融券賣空,或者考慮買入看跌期權等。
當然,如果投資者覺得某家公司業績的多空方向不太明朗,但是股價在業績發佈後可能會出現向上或者向下大幅波動,那麼投資者或許會考慮做多它股價的波動率,考慮同時買入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的跨式策略來把握潛在機會。
最後總結一下,對於阿里的財報,我們可以重點關注三點:營收增速、盈利能力以及股票回購。
對於阿里的營收增速,我們可以觀察其國內電商業務能否止跌企稳,縮小與競爭對手的增長差距;其跨境電商業務能否保持較高增速;以及其雲業務在結構調整之後,能否重回雙位數增長。
對於阿里的盈利能力,我們可以關注其國內電商業務的行業內卷何時能結束,從而迎來利潤率的止跌反彈;其跨境電商業務的虧損率水平能否隨着營收規模的擴大而迎來虧損縮窄的拐點;其雲業務的利潤率能否進一步提升。
對於阿里的股票回購,我們可以關注其現有回購計劃的執行情況以及未來回購計劃金額的擴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