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懂的宏观经济课
【2023年11月解读】金融状况收紧?降息还要多久提上日程?
想必大家可能对近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表态都不陌生,不管是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还是出席的大大小小的活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都是以一种「看破不说破」的姿态把投资者说得云里雾里的。
对于他反复提到的几个关键点,用大白话说就是:「通胀离2%还老远呢」,「降息还没安排上日程,做好长期高利率的准备吧」。而对于未来是否还会加息,翻译过来大概是:「看情况」、「我和我的同事们会谨慎评估」。
总之,美联储仍然还是「谨慎」地对待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化,并时不时出来鹰派发言一下以便进行市场预期管理。
市场最开始还对美联储鹰派的态度反应较大,股市债市短期出现较大波动,但后来市场表示:不在乎了。
证据就是,在11月21日最新公布的会议纪要上美联储再次重申「利率问题上会谨慎行事,不排除加息」,但是市场明显已经是「你说你的,我评估我的」——会议纪要公布后CME预测12月加息变化不大,机构也仍然保持「加息周期已经结束」了的看法不变。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几次提到的「金融状况显著收紧」,他特别表示,近期长期债券收益率的上涨是紧缩的重要驱动因素。
那么,金融状况已经紧缩到了什么地步?对金融市场又有多久的滞后性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当前美国金融市场的情况吧。
为何说金融状况已经紧缩了?这个标准是什么呢?
介绍一下华尔街最受关注的指数之一:高盛的金融状况指数。
让我们简单看一下高盛的金融条件指数的组成,一起分析一下指数变化背后的逻辑。
这个指数使用了五个不同的变量:名义联邦基金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信用利差、股票表现以及美元兑一篮子货币的价值。
进一步来看,这些指标确实和信贷和流动性关联很高,例如,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就是大家熟知的「加息」,越高表明金融状况收缩越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抵押贷款的风向标,而较高的利率将使消费者和企业的借贷成本更高,也同样意味著金融状况收紧;信用利差是同期限不同评级的债券收益率差异,金融状况收紧时信用风险上升往往会导致信用利差走阔。
因此,从本质上来看,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变动代表著金融紧缩或宽松。指数的上升意味著金融状况变得紧缩,折线越陡意味著短期内紧缩越快。
目前该指数略高于100,只是稍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著看起来并不紧缩。但是,如果我们跟踪趋势的话就会发现,指数是从十年的低点快速上升的,换句话说,美国金融状况在过去两年已经迅速且大幅收紧了。
金融状况持续收紧,会发生什么?
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购房者因为高利率买不起房,也就意味著他们的购买力下降了。我们都知道,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抑制了消费也就抑制了经济。
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会担心,如果金融状况持续收紧会影响未来经济「软著陆」的原因。
来看看分析师怎么说吧!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斯顿·斯洛克表示,不应低估借贷成本上升的影响,因为加息和金融状况收紧将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违约率,并对贷款增长带来下行压力。
提到金融状况紧缩需要多久才能传导到经济时,分析师们也纷纷给出了严峻的回答。
高盛经济学家约瑟夫·布里格斯表示:「当金融状况收紧时,就意味著经济可能会在未来一年左右放缓。」
布里格斯解释说,高盛指数的权重是,紧缩一个百分点就意味著明年经济增长放缓一个百分点。而对美国经济的大部分影响可以在指数开始收紧后的前两个季度内感受到。
摩根大通策略师估计,金融状况收紧对GDP的影响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2022-23年紧缩政策的全面影响可能要到明年才会在实体经济中显现出来。
还会加息吗?降息还要多久提上日程?
市场上多数人认为,现阶段可能已经结束了货币政策的加息阶段,从现在开始,美联储的重点不是利率应该有多高,而是利率应该保持在高水平多久。
不加息的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在长期利率飙升之后,近期金融状况急剧收紧,致使美联储在利率问题上的立场不再强硬。美联储10月的声明也说了同样的话,强调金融和信贷条件收紧「可能会影响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胀」。
随著美联储历史性加息周期接近尾声,金融状况现在正处于一年来最紧张的时刻。「加息525个基点」的效果已经明显显现:美国国债收益率达到2006-2007年以来的新高,与收益率走高相对应的是华尔街股市,纳斯达克指数在第三个季度下跌了约10%。同样放出降温信号的还有各项经济数据,例如通货膨胀、劳动力市场、耐用品订单等,这些指标均超预期下降。
尽管经济活动明显降温,但美联储在不同场合仍然反复强调「利率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表明了「根本没有考虑降息的事情」。
虽然美联储似乎给降息的期待泼了个冷水,但是市场却有自己的想法!
根据CME FedWatch工具,市场普遍认为明年5月将开始第一轮降息。
在市场为美联储降息众说纷纭之时,一些国家地区的央行却开始悄悄降息:南美洲多家央行已降息,其中包括巴西和秘鲁央行等。值得注意的是,先前巴西和墨西哥央行早于美联储开始加息,他们现在同样走在降息的前沿。
根据德意志银行吉姆·里德的分析,截止11月底,降息的央行数量首次超过了加息的数量。他认为,这对于那些期待全球经济实现「软著陆」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端。
联邦基金期货市场的交易员表示,政策制定者在本周期中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事实上,他们已经消化了从5月份开始的降息。最终,预计美联储将在2024年底前实施相当于四个百分点的降息。
总而言之,美联储大概率仍会继续采取「市场预期管理」这个拿手绝活——通过发表各种言论而非实质性的措施来控制市场走势。因此,投资者或许不必过于担心「美联储会持续鹰派不降息」。同时,伴随著降息到来的或许还有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也需要注意随之到来的风险。
写在最后
如果觉得宏观视角观察市场很有意思,还想学习更多的基础知识,不妨关注我们的「一学就懂的宏观经济课」,一起分析宏观大势,把握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