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揭秘首條全固態電池量產線 規模化成本不比液態高但還「上不了車」
①首條全固態電池產線投產再引熱議。該產線投建者純鋰新能源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客戶來自儲能與電動兩輪車,不涉及動力電池; ②純鋰新能源已投產產線目標產能爲200MWh,已規劃擴產6GWh固態儲能電池產線; ③A股市場上,各公司佈局技術路線主要集中在氧化物、硫化物。
電動車需求「寒意」傳遞至上游,阿根廷鋰礦開採「踩剎車」
位於南美洲「鋰三角」的阿根廷鹽灘曾是鋰礦開採的最繁忙地點之一,而現在企業卻紛紛踩下了剎車。
國內首條全固態鋰電池量產線正式投產
①近日,國內首條全固態鋰電池量產線正式投產,標誌着該企業研發生產的純鋰50安時數全固態電池邁向量產新階段; ②目前,純鋰新能源的量產產線目標產能爲200兆瓦時,相當於能同時給20萬輛兩輪車充電,待滿產後每天可生產上千支固態鋰電池。
目標5分鐘充滿!全球電池廠商角力:寧王領跑 韓企誓言猛追
①在近年來愈發激烈的電動汽車賽道上,眼下哪家企業能率先化解消費者的「續航焦慮」,或許誰便能搶佔先機。 ②如今,衆多亞洲電池製造商正在競相開發新一代的電動汽車 「超級快充」電池,這些電池將有望使電動汽車的充電速度與汽油或柴油汽車加油一樣快:
薅負電價羊毛!全球電力市場正在發生一場大變革……
①現在,當一些消費者用電時,他們經常還能賺錢; ②在今年春季和夏季的大部分時間裏,荷蘭居民Jeroen van Diesen就通過用電獲得了「報酬」。
國內電池產能被低估?摩根大通:潛在額外產能達700GWh,至少需要3年才能消化
摩根大通認爲,超700GWh的「在建固定資產」需2027年底才能完全消化,這一現象在二線電池製造商中尤爲明顯。三線企業可能會在未來幾年耗盡現金並悄然退出市場。然而,考慮到市場已經集中,這些企業的退出幾乎對行業競爭格局沒有影響。